欢迎来到2025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上海医博会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国产“锟铻”全骨科机器人,首秀宁波

时间:2025-5-19 8:45:0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这简直不可思议!我从未见过如此精准且灵活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原先需要开大刀,现在微创就能实现,创伤更小。”

面对手术直播画面,围观的医生们连连惊叹。

这是5月17日发生在宁波市第六医院的一幕。现场,正在举行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科技志愿服务行智慧骨科专项能力提升五地联动(宁波站)活动。引起众多医生围观的是一台名为“锟铻”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为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创全关节三位一体手术机器人。

提到机器人,不少人第一印象是春晚上身着大红棉袄、扭秧歌转手绢的人形机器人。机器人表演的成功,不仅反映了当前机器人技术在感知、运动控制和智能决策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折射出市场对高效、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强烈渴望。

如今,随着社会对效率提升的需求不断增加,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在医疗领域,特别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属于“卡脖子”的高端医疗设备,2018年才首次被国内引进。因其动辄上千万的价格,让不少医院望而却步。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松俊教授表示,在国外,随着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让手术更为精准。

以关节置换为例,国外骨科机器人手术占比已超90%,国内还只有10%。“传统的关节置换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可以说达到毫米级。”王松俊表示,一个医生想要能够都独立完成关节置换手术,常常需要七八年的时间,如今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只要完成十几例手术,就能达到老医生的水准。并且机器人将手术时间缩短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至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下。“机器人不仅帮助医生‘看得清、做得准’,更让基层医院具备开展高难度手术的能力,这对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意义重大。”

为了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智能化提升,近年来国家骨科临床中心积极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将将前沿医疗技术送到基层。

“智能与数字化技术正重塑骨科诊疗格局,此次宁波站活动围绕智能手术导航、数字化术前规划等核心议题展开,恰逢其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骨科临床中心主任唐佩福院士说道。

作为浙江省唯一三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宁波市第六医院是全国首批智能骨科培训基地,同时也是宁波市骨科与运动康复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承担着宁波乃至浙东地区智慧骨科技术推广。

宁波市第六医院党委书记励涛表示,此次全国五地联动的活动,正是医院践行使命、推广前沿技术的重要契机。选择宁波承办此次活动,宁波市第六医院已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与优质的平台,能够为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撑。“我们积极应用国产机器人,不仅彰显了对本土创新技术的支持,更希望通过实践探索,推动国产智能骨科设备的优化升级。”

“这次亲眼看到它在手术中的精准操作,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一位参与实操培训的医生感叹道。在本次活动的手术直播示教环节中,“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凭借其精准的定位和稳定的操作性能,充分展示了智能手术的高效与安全,让参会者直观感受到智能骨科手术的魅力与发展潜力。

潮新闻 记者 王波 通讯员 赵蔚

“转载请注明出处”